农艺与种业
领域代码:095131
一、领域简介
农艺与种业领域主要是研究农作物、园艺作物、饲草的生产、管理及经营,以及相应作物的种子和种苗生产、经营和管理。涵盖作物科学、园艺科学、草业科学、种业科学四个方向。
作物科学主要研究大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耕作、病虫草害防治,生产管理及农作制度、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等。该方向围绕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和安全作物生产为目标,充分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科学管理实施教育与培养。
园艺科学主要研究蔬菜、果树、观赏植物的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采后处理、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等基本原理与生产技术。该方向在蔬菜、果树、设施园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基础和能力,突出现代化园艺植物栽培、生产、育种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与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草业科学主要开展饲草种质资源的开发与选育、栽培与收获技术、加工与贮藏、饲草质量评价与高效利用等草业生产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工作。该方向以实践为主导,突出草业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
种业科学主要研究作物品种选育、种子繁育、种子加工贮藏、种子质量检测、种子营销及优质种子、种苗的推广应用。遵循现代种子产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以培养特定职业领域专门人才为目标,坚持教学与科研、与企业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办学理念,不断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
农艺与种业领域农业硕士是与该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农艺与种业领域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和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作物科学培养具备作物生产、遗传育种、农田生态、农作制度等理论方面系统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学科发展动态洞察能力,拥有一定专业实践经验及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园艺科学主要为现代园艺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要求能够从事从蔬菜园艺、果树园艺、观赏园艺和设施园艺生产管理和综合开发利用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现代园艺技术的推广人员、园艺科学研究的高级技术骨干等。
草业科学培养具备草业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生态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草业生产与保护生态平衡等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种业科学培养具备种子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种子繁育、种子加工贮藏、种子质量检测、种子营销及优质种子、种苗的推广、种子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植物生产的基本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掌握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发展需求规律及技术应用、传播模式、具备植物生产全产业链的生产与经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掌握大田农作物、园艺作物、草地和种业生产管理与工程技术,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从事作物领域的研究或开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作物科学应掌握作物栽培生理、遗传育种、农田生态、农作制度理论等基本原理和技能;掌握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掌握现代作物生产管理及产业化经营,为现代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服务。
园艺科学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扎实的生物学基础,掌握园艺学一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在果树、蔬菜、观赏园艺、设施园艺等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其他行政事业单位或相关企业,从事现代园艺生产、科技推广、产业开发、经营管理、教学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草业科学应掌握本领域相应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相关的生产环节与管理、市场动态、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草业推广理念,主要为草业技术研究、应用、推广、农牧区发展、草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种业科学培养具备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示范和推广能力,成为种业领域里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实用复合型人才,为种业育繁推一体化服务。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三、培养方式
(一)采取课程学习、实践训练、论文研究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利用学科资源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或联合培养基地,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也可结合研究生自身的工作实际开展实践研究内容,完成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教学。
(二)实行双导师制
构建由校内导师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双导师”指导体系,共同承担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指导工作。
四、学制与学分要求
农艺与种业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2年,全日制最长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为3年,非全日制最长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为5年。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29学分,其中课程学习学分不少于23学分,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4学分,必修环节为6学分。同等学历或跨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应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在总学分不变的条件下可依据生源情况做适当调整。
总学分(下限) |
课程学分(下限) |
学位课学分 |
及格成绩 标准 |
全日制 |
非全日制 |
全日制 |
非全日制 |
学位课 |
非学位课 |
29 |
23 |
23 |
14 |
14 |
70 |
60 |
五、课程设置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授课方式 |
备注 |
学位课 |
公共 必修课 |
S101931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
|
S10193102 |
外国语 |
80 |
2 |
1 |
|
|
ZY1019311 |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 |
32 |
2 |
1 |
|
|
领域 主干课 |
ZYNY01101 |
现代植物生产理论与技术 |
48 |
3 |
1 |
案例教学 |
|
ZYNY01102 |
现代农业发展与实践案例 |
48 |
3 |
1 |
案例教学 |
|
ZYNY01103 |
农业政策学 |
32 |
2 |
1 |
|
|
非学位课 |
公共选修课 |
S10193202 |
自然辩证法 |
18 |
1 |
1 |
|
必选 |
S10193203 |
国际会议交流英语 |
16 |
1 |
1 |
|
|
S10193204 |
西方文化赏析 |
16 |
1 |
1 |
|
|
S10193205 |
科技论文写作 |
16 |
1 |
1 |
|
|
S10193206 |
第二外国语(英语) |
32 |
2 |
1 |
|
|
专业选修课
|
共同课程 |
ZYNY01201 |
作物科学研究法 |
32 |
2 |
1 |
模拟训练 |
|
ZYNY01202 |
农业生态与可持续耕作制度 |
32 |
2 |
1 |
案例教学 |
|
ZYNY01203 |
农艺与种业领域研究进展 |
32 |
2 |
1 |
案例教学 |
|
ZYNY01204 |
高级植物育种理论与技术 |
32 |
2 |
1 |
|
|
ZYNY01205 |
植物生物技术 |
32 |
2 |
1 |
实践教学 |
|
ZYNY01206 |
园艺植物栽培与管理 |
32 |
2 |
1 |
实践教学 |
|
ZYNY01207 |
设施园艺工程技术 |
32 |
2 |
1 |
实践教学 |
|
ZYNY01208 |
草地植物栽培管理 |
32 |
2 |
1 |
实践教学 |
|
ZYNY01209 |
饲草加工与贮藏案例分析 |
32 |
2 |
1 |
案例教学 |
自设 |
ZYNY01210 |
农业机械化生产 |
32 |
2 |
1 |
|
|
ZYNY01211 |
作物病虫害防治 |
32 |
2 |
1 |
实践教学 |
|
全日制 |
ZYNY01212 |
农业信息学 |
32 |
2 |
1 |
模拟教学 |
|
ZYNY01213 |
植物营养学研究进展 |
32 |
2 |
1 |
|
|
ZYNY01214 |
园艺产品生产与营销 |
32 |
2 |
1 |
实践教学 |
|
ZYNY01215 |
饲草资源利用与评价 |
32 |
2 |
1 |
实践教学 |
自设 |
ZYNY01216 |
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 |
32 |
2 |
1 |
实践教学 |
自设 |
非全日制 |
ZYNY01217 |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
32 |
2 |
1 |
|
|
ZYNY01218 |
园艺产业案例分析 |
32 |
2 |
1 |
案例教学 |
自设 |
ZYNY01219 |
种子工程技术 |
32 |
2 |
1 |
实践教学 |
|
ZYNY01220 |
种子经营与管理 |
32 |
2 |
1 |
案例教学 |
|
ZYNY01221 |
农业经营与管理 |
32 |
2 |
1 |
|
|
六、必修环节
(一)开题报告
本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原则上应在入学后第2学期初完成,要求研究生对本领域的资料进行搜集、阅读和整理,获取全面而准确的文献体系之后进行开题报告,具体办法按研究生院相关管理规定执行。考核通过即可获得1学分。
(二)中期考核
本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原则上应在入学后第3学期末之前完成(均为课程学习结束,论文开题报告完成后)。休学研究生中期考核与下一年级同期进行。中期考核工作由各学院、学科自行组织,成立中期考核小组,具体办法按研究生院相关管理规定执行。考核通过即可获得1学分。
(三)校外实践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6个月的校外实践活动,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认真填写《吉林农业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登记表》,并经教学实践单位、导师、所在学院审核,考核通过即可获得4学分。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环节可获得4学分。
(四)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
科研诚信直接影响科研环境,而科研环境对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人才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本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意识到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的重要性,并严格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面对科研,要不仅有严谨的态度,更要能吃苦耐劳,并有钻研和探索的精神。坚决不能弄虚作假,要实事求是,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标准和规范,应当严谨自律,养成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端正的学风。
不设学分。
七、学位论文
(一)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植物生产类科技创新、技术革新、推广应用、生产管理等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应用价值,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应用、农业和农村等问题的能力。
作物方向:围绕农作物新品种、农作物生产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农作制度、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向,也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的研制与开发等,主要针对作物生产技术和推广及经营管理难题,要求具有重要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园艺方向:围绕蔬菜、果树、观赏园艺作物新品种培育、规范化生产与管理、设施栽培、农业技术推广、种植制度、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向,具有重要的推广和应用价值。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品种的研制与开发。
草业方向:围绕于牧草栽培与管理、饲草资源利用评价、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与选育、草业事业发展、草业科技推广、牧场经营管理、草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等,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草业行业或与草业相关领域应用技术问题的能力。
种业方向:服务于种业发展、作物杂种优势、作物种子繁育、种子加工贮藏技术、种业技术推广、种业经营管理等,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种业行业或与种业相关领域应用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应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将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开发、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发明专利、技术标准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体现。
(三)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查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应用、农业和农村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攻读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为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当水平)的专家,导师不得担任本人指导研究生的答辩委员会委员。
八、学位授予
学位授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吉林农业大学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和要求,取得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完成学校规定的所有培养环节,方可提出学位申请,审查合格后,进入论文评审和答辩环节。答辩合格者经学位分委员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审议通过后授予硕士学位。
九、本培养方案自2018级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执行